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标准品管理法规历程

中国的标准物质管理法规历程

标准物质,俗称标准品,是指用于统一量值的物质,它是计量科学的重要基础,也是科学研究、工业生产、质量监督和国际贸易的必需品。标准物质的管理,关系到国家计量制度的完善,国家质量水平的提高,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。中国的标准品管理法规,经历了从无到有,从简单到完善的发展过程。以下是主要的法规历程:

1950年代至1970年代,是中国标准物质的起步和发展阶段。这一阶段,中国开始引进和制备标准物质,主要用于冶金、化工、地质等领域的分析测试。1956年,中国制备了第一批国家标准物质,包括铁、铜、锌、铅、锡等金属的纯度标准物质。1964年,中国制备了第一批有机标准物质,包括苯、甲苯、乙苯等。1978年,中国制备了第一批生物标准物质,包括人血清白蛋白、胰岛素等。这一阶段,中国的标准物质管理主要依靠行业部门的自主管理,没有形成统一的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。标准物质的制备技术和水平还比较落后,与国际标准物质的比对和交流还比较少。

1955年,中国成立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,开展了计量基准、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国际量值比对,实现了国际等效。1979年,中国加入了国际计量组织(BIPM),参与了国际标准物质的制定和认证。

国际计量组织(BIPM).png


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标准品管理法规历程相关内容